- 慈航
- The bark of mercy.* * *最早在台灣弘傳唯識的法師。 法師俗姓艾, 名繼榮, 字彥才, 福建建寧人, 幼失估恃, 十七歲時, 禮泰寧縣峨嵋峰自忠和尚薙度出家, 翌年受具戒於九江能仁寺。 行腳各方, 禮九華、 天台、 普陀等名山, 親近各方大德。 民國十六年入閩南佛學院就讀, 未滿半年, 因故退學。 十八年主持安慶迎江寺, 二十年以到香港講經因緣, 繼而到緬甸弘化, 在仰光創立中國佛學會。 二十九年隨太虛大師訪問東南亞各國, 之後在星洲弘化。 三十七年受台灣妙果法師之請, 來台創辦台灣佛學院。 三十八年大陸撤退, 逃難來台的青年學僧, 多以法師為依止。 後為安置來台學僧, 在汐止成立瀰勒內院, 聚眾講學。 并開講楞嚴、 唯識、 因明等大乘經論。 他常到各地作通俗演講, 說理圓融、 喻解詳明、 深入淺出, 引人入勝。 法師天資欠敏, 幼年失學, 根基并不算好。 住持迎江寺時期, 自憾身為住持, 豈能不通經論, 於是發憤為學, 曾向武昌佛學院函購得唐大圓的《唯識講義》, 隨身攜帶, 隨時苦讀, 數年之後, 終於貫通。 抵台灣後, 他是第一位弘揚唯識的法師。 四十三年(一九五四)法師示寂於瀰勒內院, 世壽六十, 僧臘四十有二。 遺體伽趺盤坐缸內, 三年後開缸, 肉身不坏, 成為台灣第一位肉身菩薩。 他生前的著作由後人辑為《慈航法師全集》其中包括《成唯識論講話》, 《相宗十講》、 《大乘起信論講話》, 及《菩提心影》等。 十五劃* * *渡人脫離苦海的意思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